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,今年的主題是“為所有生命構建共同的未來”。在一段視頻中可以看到一些可愛的小象,它們是今年西雙版納野象谷新出生的野生亞洲象,這也是近年來同期觀測到新生小象最多的一次。野生亞洲象種群的不斷恢復,正是中國為生物多樣性不斷付出努力的結果。很多人還記得去年那個北移象群的故事。當時,這個象群離開老家西雙版納,歷時一年多,跋涉2000多公里,享受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程,引發無數關注。如今,象群已經順利回到了家鄉,它們現在過得怎么樣?在當地,人們對野生亞洲象的守護是否還在繼續呢?
今年年初,監測人員在北移象群的老家——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到的畫面。鏡頭中,14頭象狀態放松,十分悠閑,3頭象寶寶也明顯長高長壯實了,還在學著用小象鼻吃東西,練習生存本領。如今,它們已經進入雨林深處,和家鄉的其他小伙伴匯合了。
2021年,這群“離家出走”的野生亞洲象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。它們一路向北,經過村鎮,時不時還搞點小破壞。在象群周邊不遠處,還有無數人為這個特殊的“旅行團”忙碌著。疏散轉移群眾、投放大象喜愛的食物、用無人機監測象群的活動路線……人們希望通過一種溫和的方式引導大象回家,保障人象安全。
如今,象群已經順利回到了家鄉。在那里,還有更多野生亞洲象。多年來,人們也一直通過不同方式觀察、守護著它們。
在西雙版納的這片雨林里,有這樣一群人一直守護著亞洲象。
位于西雙版納野象谷的亞洲象救護與繁育中心,是我國唯一以亞洲象救援與繁育研究為核心的科研基地?!跋蟀职帧北C鱾ナ蔷戎行牡牡谝淮笙筢t生,曾參與過20多次亞洲象的野外營救。去年7月,北移象群中的一頭公象脫離集體,只身出走,救援經驗豐富的保明偉就曾奉命北上,參與麻醉獨象,并將它安全送回了西雙版納棲息地。
隨著保護力度的加大,人類已經不是亞洲象的威脅,但由于生病、意外受傷等原因,仍然不時會有一些野象,特別是小象身陷險境。
去年7月7日,龍龍剛剛被發現時不足兩個月大,腿部因為被藤篾纏繞受了重傷,被象群遺棄在茶園。
被傷病折磨的龍龍,并不知道這群人要對它做些什么,看起來十分驚恐。但當時,象群早已離開,龍龍要想存活,必須第一時間得到救治。
龍龍被第一時間帶回了救助中心。在“象爸爸”們的安撫之下,它漸漸平靜下來。
在這里,“象爸爸”們24小時輪流看護,為它上藥、檢查、喂食。聰明的龍龍大概也感受到了人類的善意,從一開始的不配合,慢慢地對“象爸爸”們的信任和依賴越來越多。
幾個月過去了,龍龍的腿傷已經基本痊愈,小家伙長高長壯了,踢足球成了一把好手,還學會調皮搗蛋了。
除了龍龍,救助中心還曾救助過多只剛剛出生幾天,因為生病或受傷,命懸一線的小象。成年亞洲象雖然沒有天敵,但也難免會患病、受傷,出現各種意外。為了讓這些受到創傷,帶著恐懼和病痛而來的亞洲象有重生的可能,救助中心配備了更多像保明偉這樣的“象爸爸”。
鏟屎、清潔、喂食、檢查身體、野外康復訓練……當送來的亞洲象傷情、病情穩定了之后,這些工作就構成了“象爸爸”們的日常。
“象爸爸”們的一天中,帶大象走進雨林進行野外康復訓練是最重要的一項。
這樣的野化訓練,平均每天都有8個小時左右,面對雨林的燥熱和蚊蟲叮咬等成了“象爸爸”們的必修課。日復一日的守護之下,被救助的亞洲象們漸漸恢復了往日的活力,“象爸爸”們的摸索也為亞洲象的救助和保護提供了更多科學參考。
過去幾十年,我國野生亞洲象種群數量不斷增長,已從上世紀80年代的100多頭發展到目前的約300頭。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守護亞洲象,還有更多人在努力。